合理添加辅食,一方面是为了保证宝宝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,另一方面是训练宝宝的咀嚼能力,也是形成良好饮食习惯的关键时期。那么,如何自制婴儿辅食调味料?
善于利用不同的食物加工器
新手妈妈制作辅食之前,可是要备齐宝宝辅食制作的必备工具,比如:奶锅、烤箱、多功能食品料理机等。多样化的料理工具,能帮你制作更多样化的辅食,也让制作辅食的过程更加简单。
增加调味汤
在制作辅食时,妈妈们可以利用鸡肉汤、蔬菜汤、牛头汤当做调味汤料,还可以用海带、蘑菇、小黄鱼等作为底料,用这些调味汤给宝宝煮粥煮面条,营养又美味!
充分利用天然调料
刚给宝宝添加辅食时是不用加盐的,也不提倡使用其它调味料,那该如何给辅食调味?大自然赋予我们丰富的食材,宝妈们只要用心想,就有五花八门的食材可做调料:洋葱、海带、芝麻、黄豆这些都可以做成粉状作为调料。
为平凡辅食凹造型
宝宝辅食也要讲究外观,宝爸宝妈要利用好模具,做成宝宝喜欢的造型;包饺子或者小包子时,也可以换种花样!模样可爱、别致的食物更能引起宝宝的兴趣,不同的造型能让平凡的食物也变得有吸引力。
带孩子一起认识食物
宝宝对食物的兴趣不次于其他事物,家长不要扼杀宝宝的天性,要带着孩子一起认识大自然的食材,在认识食物的过程中也能增加宝宝对食物的兴趣。
和孩子一起制作辅食
对于大一点的宝宝,可以和宝宝一起制作辅食,宝宝面对自己的劳动成果,肯定会大快朵颐的!而且在制作过程中,还能增进亲子关系,锻炼宝宝的动手能力,一举多得。
学会自制婴儿辅食调味料还是很有用处的,家长还要清楚给孩子添加辅食的原则。那么,婴儿添加辅食的原则是什么?
从少量到适量原则
第一次固体食品添加的量要少一些,大约1—2勺,以后根据婴儿的需要而缓慢增加。注意,不应硬性规定婴儿吃完每次准备好的食物,包括配方乳、半流质、泥糊状或固体食物。不同婴儿对热量需要相差很大,父母不要将自己孩子的食量与其他婴儿相比,只要婴儿的生长发育指标在正常范围内,就可以认为所添加的辅食量是合适的。
从一种到多种原则
添加从未吃过的新食品时,必须先试一种,待宝宝习惯后再试另一种,添加另一种新的固体食品时应有3—5天间隔。不同的婴儿接受新食物的时间有差异,短的只要一两天,长的需要五六天,因此,必须要有耐心,让宝宝对新食物有多次的接触,以便宝宝学习进食方法,并适应新的口味。有时宝宝会吃吃吐吐,千万不要误以会宝宝对该食品不接受,若坚持下去,这种情况可能就会消失。宝宝有时接受一个新食品可能要8—10次,在试喂时要了解宝宝是否对新食物过敏,过敏时要停止喂食。但宝宝对食物的过敏反应并非永久性,有些婴儿长大后,这些过敏反应会消失。为避免过敏反应,添加辅食可先从单一谷类食物如大米开始,因为大米中所含谷蛋白含量最低,最不会引起过敏反应。一旦婴儿对单一谷类食物耐受力形成后,就可逐步添加其他食物。在宝宝已经习惯了不同的食物后,可以从宝宝已吃过的食物中挑选几种食物有机组合,完成由添加单一食品到混合食品的过渡。
由稀到干、由细到粗原则
宝宝的咀嚼能力是逐渐完善的,因此辅食的质地应适合宝宝的咀嚼能力。一般来说,应从较稀的流质食物开始,逐渐过渡到较稠的流质、半流质、泥糊状,最后到固体食物。例如从米汤、薄粥、厚粥,最后到软饭。食物性质从细到粗,先喂菜汤、细菜泥,以后逐渐地试喂粗菜泥、碎菜和煮烂的蔬菜。在婴儿6—8月的时候,父母应为其开始添加可咀嚼食物,如饼干、馒头或烤面包等,以帮助婴儿锻炼牙床及颌关节。
逐渐适应原则
婴儿接受一种新食物需要有适应的过程。每添加一种辅食后,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精神、食欲、大小便是否受到影响,如果无甚影响,二三天后就可逐渐增加量。每次让孩子尝试一种新口味,等他慢慢适应一星期后,再添加另一种。在孩子适应了单味辅食后,可以开始混合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食品一起喂哺(如从菜粥到鱼泥粥,再到鱼泥菜粥等)。新食物的量应由少到多,即从开始1勺,逐渐加量,至6~7月龄后可代替1—2次乳量。应在婴儿健康、消化功能正常时逐步添加。一般在喂奶之前,有饥饿感时添加,较易增加。在孩子生病期间,应暂缓添加辅食,康复后先逐步过渡到以前的饮食,以后再循序添加。